1.简介 “俄罗斯”这个称呼是中国人通过较早接触俄罗斯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在蒙古语中很少有以辅音R开头的,而蒙古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都要加上相应的元音O,因此“罗斯”在蒙古语便译为OROS,第一个音节为O。这也是中国元朝史籍中称为“斡罗斯”或“鄂罗斯”的原因。到了明朝,中俄联系中断,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触,那时候中汉人便直译为“罗刹”。罗刹国这一称呼直到清初仍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编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为《平定罗刹方略》。但清朝的统治民族是满洲族,受蒙古族影响较深,故采取源于蒙古语的间接音译,在康熙以后统一称为“俄罗斯”,简称“俄国”,并沿用至今。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拉丁语:RossiyskayaFederatsiya英语:RussianFederation),简称俄罗斯(Russia)。公元9世纪,在建立以基辅(Киев)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罗斯人的祖先古罗斯部族人(东斯拉夫人),并成为此后国家名称。
俄罗斯国土面积广大,跨北寒带、亚寒带、北温带、亚热带四种气候带,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属于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天漫长、干燥而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春秋时节转眼即逝,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偏少,雨量变率大。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降水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东欧平原深受盛行西风和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影响,使这里的气候极为温和,湿润多雨。7月平均气温柔20-25℃,1月平均气温-10~--9℃。波罗的海沿岸属海洋性气候,夏季温暖,冬无严寒,年降水量600-700毫升。俄罗斯南部,特别是黑海沿岸一带为地中海式气候,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5℃,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
克里姆林宫(Kremlin)在莫斯科市中心,濒莫斯科河,曾为莫斯科公国和18世纪以前的沙皇皇宫。“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联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后屡经扩建,至19世纪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宫,为一古老建筑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宫、多宫、圣母九天教堂、参议院大厦、伊凡大帝钟楼等。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尼古拉、特罗伊茨克、保罗维茨、沃多夫兹沃德等塔楼,1937年,在塔楼上装置五角红宝石星。克里姆林宫大礼堂.
彼得大帝夏宫
彼得大帝夏宫(PetertheGreat'sSummerPalace)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市约30公里圣彼得堡,占地近千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夏宫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其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1934年以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如今,夏宫已成为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由于它的建筑豪华壮丽,夏宫因而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当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个妻子)住在二楼,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
冬宫(WinterPalace)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斯莫尔尼宫
斯莫尔尼宫(Smolny)位于圣彼得堡市的斯莫尔尼宫建于19世纪初叶,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建筑。原为贵族女子学院,曾是苏共列宁格勒州委和市委机关所在地。斯莫尔尼宫正面长220米,主体建筑的两翼伸出,每翼各长40米,组成宫中的主要庭院。20世纪60年代又在正门增建8根壮丽的圆柱和7个拱形门廊,和其右侧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斯莫尔尼修道院浑为一体,形成巧妙的组合,合称斯莫尔尼建筑群。“斯莫尔尼”一词来自俄语“沥青”,初建时这里属沥青厂。
叶卡捷琳娜花园
叶卡捷琳娜花园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皇家园林,宫殿坐落于圣彼得堡南郊,24千米外的普希金村(原名啥黄村)
最早是彼得大帝在1708年位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建造的独家行宫,经过伊丽莎白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两位女皇多年经营,院内建,古典主义的自然、浪漫主义的伤感以及中国风格的异国情调,成为世界园林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筑精巧淫靡,色彩清彩柔和,迷漫着女性的柔美,娇美风韵,兼具巴洛克式的华美、古典主义的自然、浪漫主义的伤感、以及中国风格的异国情调,成为世界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琥珀宫殿
琥珀宫最早是德国人的财宝。18世纪初,普鲁士王国经济发达,国家昌盛。只有选帝候爵位的弗里德里希觉得,自己完全应该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国王们平起平坐,仿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奢华生活,
是便在1701年自己加冕做了普鲁士第一代国王。而琥珀宫就是为庆祝弗里德里希一世获得国王称号而在柏林王宫中开始建筑的。从1701年到1711年各国工匠用了10多年时间完成了这一富丽堂皇的浩大工程。“琥珀宫”面积约55平方米,共有12块护壁镶板和12个柱脚,全都由当时比黄金还贵12倍的琥珀制成,“琥珀宫”同时还饰以钻石、宝石、黄金和银箔,这些琥珀、黄金和宝石的总数量高达10万片,总重量超过6吨,建成后的“琥珀宫”被誉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现在的琥珀宫为赫鲁晓夫时期重建,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宫内。
旧称:列宁格勒和彼得格勒,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列宁格勒州的首府,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俄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又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它拥有4000多个工业企业。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也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俄罗斯的科学、文化艺术和首都。
俄罗斯人通常以面包为主食,肉、鱼、禽、蛋和蔬菜为副食,但喜食牛、羊肉,不大爱吃猪肉。喜欢焖、煮、烩的菜,炸、烤也可。喜欢酸、甜、咸和微辣食品。
俄罗斯人吃早餐比较简单,有时几片黑面包,一杯酸牛奶就算一顿早餐。但他们对午餐和晚餐都颇为讲究,爱吃肉饼、牛排、烤鸡等高脂肪的肉类食品,爱吃油炸马铃薯。对中国菜十分欣赏,尤其爱吃北京烤鸭。俄罗斯人一般不吃乌贼、海参、海蜇、木耳等物。
俄罗斯人的午餐、晚餐不可无汤,且汤汗一般要浓。另外,午餐、晚餐都少不了冷盘。凉菜小吃中,俄罗斯人喜爱吃生西红柿、生洋葱、酸黄瓜、酸白菜等。在整个进餐过程中,吃凉菜的时间较长,约占三分之一。
俄罗斯人喝啤酒用以佐餐,爱饮烈性酒,特别是伏特加,酒量一般都很大。对中国烈性酒也有兴趣,不爱喝葡萄酒。
请人吃饭须完成五步手续,首先要在请客之前填写一张“请客计划”,详细汇报一下去哪儿吃,吃什么,大概的价格是多少,请客的目的是什么,之后再由领导签字,经批准后才能请客。吃完饭后,要保留饭店提供的发票,发票上需标明吃了哪些菜,喝了哪些汤,每个菜的价格是多少,此外,吃完还要报告请客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请客目的等等。“如果遇到了去外国出差,请客就更麻烦了,还要把发票都翻译过来。”通常时候为了省事,那就干脆自掏腰包请客。
澳游:更多云南旅游攻略、国内旅游攻略、出境旅游攻略、港澳旅游攻略、港澳台旅游攻略就在—— 西安金桥国际旅行社(http://willams.auyou.com/)
- 当地相关酒店
- 相关旅游攻略
我要点评相关点评
发表评论